防鼻寒

立冬之后“凉燥”更明显,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。不妨以寒制寒,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。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。


防颈寒

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。颈部是人体的“要塞”,不但充满血管,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。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,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,对预防高血压病、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。


防肺寒

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。专家称,症状较轻的,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。有歌云:“一把糯米煮成汤,七根葱白七片姜,熬熟兑入半杯醋,伤风感冒保安康”。温服后上床盖被,微热而出小汗。


防腰寒

腰部为“带脉”所行之所,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。肾喜温恶寒,常按摩能温煦肾阳、畅达气血。
具体的做法是:两手对搓发热后,紧按腰眼处,稍停片刻,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。每次做50~100遍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。


防脚寒

可以经常做足浴。足浴要注意3点:一是温度,水温最好40℃左右,水淹没踝关节处;
二是时间,每次浸泡20~30分钟,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;
三是按摩,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~3分钟。



如何预防疾病


饮食宜清淡
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。立冬进补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,不可“盲目”进补。立冬至冬至,饮食该以清淡为主,少食煎炒,多进果蔬,力戒温燥、辛辣刺激之物。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是增加热量,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。为此,需要摄入足够的富含糖和脂肪的食品如粮食、食油以及其它富含脂肪的副食品。此外,也要经常吃肉、鱼、蛋之类,大豆及豆制品,以及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的蛋白质。
冬天的寒冷使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。所以要注意选食富含钾、钙等无机盐元素和维生素C、B1、B2、B6、A、烟酸等食品,以保证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。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。可多食萝卜、土豆、菠菜等蔬菜及柑橘、苹果、香蕉等水果,同时增加动物肝、瘦肉、鲜鱼、蛋类、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的需要。另外,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,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,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。一般每日补水量不应少于2000至3000毫升。


早睡晚起多运动

每年的秋冬季节交替之际往往会呈现气候干燥、天气变化频繁等特点,也是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。每年立冬后,受冷空气影响,患感冒、痛风、胃病的病人都有所增加。提醒,进入立冬以后,应该早睡晚起,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,促进体力的恢复。最好是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。
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,运动量逐渐增加,避免在严寒中锻炼。中老年人冬季锻炼若安排不当,容易引起感冒。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,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多做运动,多晒太阳。
冬季锻炼还要注意掌握“度”,不能透支体能。可根据自身状况,有选择地做一些慢跑、散步、打太极拳、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。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,对消除疲劳、改善睡眠大有裨益。坚持每天清早或傍晚用冷水浴鼻,能减少患感冒的几率。关节疼痛的患者要注意保暖,适当休息与运动相配合。常年有胃病的朋友,应戒烟、酒,减少食用辛辣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