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,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

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-8日之间,即太阳位于黄经225°。此时,地球位于赤纬-16°19',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°47'。立冬过后,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。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,立冬期间,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。

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冬是终了的意思,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。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,完整地说,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寒冷的意思。

立冬是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,节令交立冬,“立”是开始,“冬”是节令,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25度,正午用圭表测日影,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寸三分,相当于今天的2.501米。夜晚观测北斗七星,斗柄正指亥的方位,也就是正北方,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月,也叫亥月。

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,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。有“十月朔”、“秦岁首”、“寒衣节”、“丰收节”等习俗活动。此时,在北方,正是“水结冰,地始冻”的孟冬之月,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。

星移斗转,日寸光飞逝。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春天,走过了阳光灿烂鲜花遍野的夏天,也走过了清风送爽、硕果累累、枫叶欲燃的秋天,马上就要进入飞雪连天、寒风刺骨的冬天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一年四季,春种,夏长,秋收,冬藏。

冬藏有两层意思,一是指万物收敛,藏匿,由于天寒地冻,冬眠的昆虫和动物都藏入洞穴越冬了,人们一般也都不到田间劳动,要在家里“猫冬”;另一层含义是将秋天收割的庄稼“粮入仓、菜入窖”,做好保管工作,以备一冬天的食用。

到了立冬,太阳继续向南移动,地处北半球的我国,日照时数逐渐减少,日照强度也比以前降低,气温下降幅度增大,冷空气或寒潮南下次数开始增多。这时,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出现冰冻,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衅强冷空气影响,气温也有可能降到零度左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