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是秋天的中间点,预示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。也是从这天其,昼夜换了位置,开始昼短夜长的日子。
“秋分“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。从秋分这一天起,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: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,白天逐渐变短,黑夜变长。
每年的9月23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,进入“秋分”节气。“秋分”与“春分”一样,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。按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更多详情 →秋分时暑伏远去、秋老虎也已经结束了,太阳自南半球向北半球运动,人们会觉得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,开始进入了秋高气爽的时候,是全年最佳的生活温度。
荞麦四个一十八,七十二天就归家。 青十八,红十八,白十八,黑十八,七十二天收回家。 秋分收花生,晚了落果叶落空。 秋分棉花白茫茫。 二、八月,昼夜平。 八月十五雨一场,正月十五雪花扬。 如若地里丢,丰产没丰收。 该收不收,必定得丢。
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。
通常情况下,秋分时节我国新疆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内蒙古、黑龙江的少数地方已经步入初冬,我国最北端的漠河、呼玛,内蒙古北端的海拉尔、四川西部的甘孜、松潘等地有时会出现雪花纷飞的情景。黑龙江、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已进入了深秋时节,人们纷纷登高望远,来到山区密林欣赏层林尽染的秋色。从辽宁南部到江南,人们享受着金秋送来的凉爽。
秋分之日,江淮地区的人们最希望能下雨,倘若天晴将会发生旱情,有民谣“秋分天晴必久旱”,在广西一带也有秋分祈盼下雨的习惯,民间有一句谚语说的是:“秋分夜冷天气旱。”显然是说秋分之日夜里寒冷,将会发生旱情,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。
在秋分时节,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我国自古就有“春祭日、秋祭月”之说。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——敬月习俗的遗痕。现代社会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祭月,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,实际上是古人对“月神”的一种崇拜活动。古时在广东部分地区,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的习俗。夕月,即祭拜月神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。在月下,将“月神”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,红烛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祈求福佑。
更多详情 →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习俗,而每个节日也有着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。而在秋分这天竖蛋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具有特色的习俗。
《明史·礼志三》认为:“盖天地至尊,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。日月次天地,春分阳气方永,秋分阴气向长,故祭以二分,为得阴阳之义。”言下之意,春分和秋分最适合祭日和祭月。
秋分,是秋季真正的开始。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昼夜同长,所以我们养生时也要顺应时节,遵守“阴阳平衡”的原则,更好地调养身体。中医有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腠,其气必虚”一说,意思是,若体内阴阳平衡,则身体的各项机能就能很好地运作,心理状态极佳,而且对外界不良善的适应力、抵抗力都非常好,忍耐力强,天气变化强烈的时候也不容易生病。因此,我们秋分养生,一定要注意“谨察阴阳之所在,以平为期”。
更多详情 →秋分之后,天气开始渐渐转凉了。特别是早晨和晚上,温度都比较低,有的人还没从炎炎夏日转过来,觉得晚上凉意正合吹风凉爽等,其实此时的风很容易让人感冒,因此要注意保暖哦。特别是本身体虚或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人更加要注意。
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,因此,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,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,所以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足部寒冷,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。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。
水果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,因为子水果中,有很多所含的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必备品,那么秋分应季水果有哪些呢?有哪些是适合这个节气的呢?
秋分是是属于秋天的节气,在秋天不可缺少的就是水,并且秋天也是一个干燥的季节,那么秋分之后喝什么养生茶好呢?哪些茶适合秋天呢?
秋季为大闸蟹、红鲟等蟹类盛众时间,蟹黄肥厚、蟹肉甜美,令人垂涎三尺。当我们在享受美食之时,不要忘记蟹黄、虾卵含高量胆固醇,对有高脂血症(高胆固醇)的民众,建议浅尝即可,千万不要过量。
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,已经使用和流传了好几千年。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确定,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直接相关。围绕着中华二十四节气,已经产生了多彩而灿烂的历史文化,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,二十四节气早已出现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。
更多详情 →洛阳才解佩,过眼忽秋分。 四海一明月,千山共白云。 雁烟迷晓树,虫露湿香芹。 满纸相思字,临风欲寄君。
负固骄阳不忍回,执迷凉意误惊猜。 倾盆雨势疑飞瀑,揭地风声敌迅雷。 阶下决明添意气,庭前甘菊剩胚胎。 可怜岁事今如此,麦垄蔬畦尚可培。
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 凉蟾光满。桂子飘香远。 素练宽衣,仙仗明飞观。 霓裳乱。银桥人散。 吹彻昭华管。
屋头明月上,此夕又秋分。 千里人俱共,三杯酒自醺。 河清疑有水,夜永喜无云。 桂树婆娑影,天香满世闻。
故园应露白,凉夜又秋分。 月皎空山静,天清一雁闻。 感时愁独在,排闷酒初醺。 豆子南山熟,何年得自耘。